Skip to content
On this page

导言

以前喜欢一个人,现在喜欢一个人,以后也喜欢一个人。这句话于我而言好像怎么解读都是对的

矫情

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刻想要找一点存在感(此刻的我就是如此),应当是 "矫情" 使然,所以才会在今天想要写点东西,赶一赶 "潮流"...

两年前,大学毕业。记得那时买了一张 150 元左右的硬座(武汉 → 深圳 虽然在大学是打算东漂的)。坐在窗边看着漆黑的窗外,记不清那一夜脑子里想了多少东西,只是清晰地记得 14 个小时的车程,那个座一直到下车才离开我的 pp(可能它也很不舍吧)。

分享

渐渐地,我不再通过朋友圈或者其他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了,虽然某一刻突然有了想要分享心情、分享状态或者分享事物的欲望,但当编辑好文案跟选好配图之后,再读一遍或者在发布之后一分钟转念一想,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吧,我发它干嘛?然后删掉编辑好的内容或者删掉已发布的动态...

随着时间的流逝,年龄的增长,渐渐变得不再期望有谁能分享自己当时的喜悦、悲伤,或是其他当时想要分享的东西了。有些人的心态我觉得也是好的(朋友圈发了是给自己看的),我想更多的还是想要获得其他人的认可或者共情吧,但同时,这也是一种将自己跟其他人联系起来的方式(也挺好的)。

总而言之,因人而异吧,只要自己喜欢,分享与不分享都是自己的事,毕竟别人不想看你是可以直接屏蔽的

生活

谈恋爱这个点大概是全国统一的,大家总会在这个年纪去问你谈恋爱的事情。如果听到你说谈了,那么就会叫你快点儿带回家,早点儿结婚什么的;另外就会说你这个年纪可以谈一个了,比如昨晚的洋哥:"你女朋友嘞?" 这时候,一个玩笑回答:"那有一大批,你说的哪一个?" 就打乱了他事先预演的对话场景,从而掌握主动权,终结此话题,毕竟中规中矩的回答总绕不开那个既定的对话场景。

我哥一直推荐我考公或者读研,虽然我口头答应,但其实我不想进体制内,也不想考研了,不喜欢我所看到的体制内生活与工作环境(老哥你如果看到了,别多想,我只是单纯地选择一份相对感兴趣的工作,而不是毫无兴趣的)。

我说我还是喜欢在农村生活,种一块地,而不是想去城市买一套房子生活在城市(先不说买不买得起)。你可能觉得我作为一个年轻人现在还年轻,考虑不到以后谈朋友、结婚生子、教育孩子等方面的问题,从而激励我向往城市的 "美好" 生活,可我不觉得城市的生活有多好,也不觉得结婚生子是必须要进行的人生历程(这仅代表我自己的观点),只觉得人生一世,自己能活到什么时候也都是个未知数,为何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一些让自己开心地事情呢?!

风景

不必太纠结于当下,也不必太忧虑未来,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,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

—— 村上春树

纠结当下与忧虑未来,好像都是不自信者的心理状态,一辈子很短,如白驹过隙,转瞬即逝;可这种心情很长,如高山大川,绵延不绝。两年时间,漂在深圳还只是生存,那还矫情什么呢?!还是努力一下,争取早点儿成为一名高级打工人吧,毕竟这么点儿工资养自己都费劲儿,还想啥呢!

2021年全国的净增人口数才 48万,创 60年来新低,可能直接原因是疫情的影响,导致大家的婚姻、生育、生活计划全部被打乱;但另一方面,我觉得是我们这一代 90后的思想观念有了些许不同的发展...

而我现在也确实不再有那个想要跟某个人组建一个家庭的想法了,想得是在孝敬父母的前提下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,即使并没有什么值得做的事,但至少不会增添更多的烦恼了

🫧

其实,我真想去一个没有人的地方,只有我自己,安安静静的待着,生活中焦虑,不安,恐惧,迷茫一切负面的自己都能随风而逝,洗净铅华。

BGM:《Always-with-me》—— 千与千寻

MIT